余构雄

作者: 时间:2025-09-11 点击数:

                                                                             


一、基本情况

余构雄,男,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博士,中山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现任广东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酒店管理系主任,国际旅游与休闲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文化和旅游宏观决策课题、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共建课题、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项目各1项,入选文化和旅游部研究型英才,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专著1部,在SSCI/CSSCI/CSCD等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受聘广东省第三产业研究会副秘书长、广东潮博智库专家、广东携龙文旅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战略顾问、广东省潮人海外联谊会第八届会员、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市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广州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广东省职教城(清远)旅游管理行业智库研究员。担任《旅游学刊》《旅游科学》《热带地理》《现代城市研究》《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等学术期刊审稿人。

二、科学研究

(一)主要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为会展经济与管理、事件理论与节事旅游、文旅融合与创新、城市夜间旅游发展。

(二)论文、著作、专利、获奖

1.余构雄 著.城市夜间旅游的空间生产研究[M].商务印书馆,2023年12月。

2.余构雄,刘博,尹书华.大型商贸事件形象量表开发与检验:基于境外采购商视角[J].兰州学刊,2023(8):45-59.(CSSCI)

3.余构雄,刘博,尹书华.入境商务游客视角下的城市目的地形象维度构成及量表开发[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3(11):1409-1417.(北大中文核心)

4.Yu Gouxiong,Zhong Shuru. Borrowed production: spatial processes of urban waterfront tourism in Guangzhou[J]. Journal of Tourism and Cultural Change,2022(5):601-616.(SSCI)

5.Yu Gouxiong,Tang Jinwen (Jimmy) ,Na Junl,Ma Tiancheng. Nighttime as Experiences: The Influence of Perceived Value on Urban Waterfront Night Cruise Loyalty[J].SAGE Open,2022(6):1-11.(SSCI)

6.Li Jing,Yu Gouxiong. Constructing the festival tourist attra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ircean semiotics: The case of Guangzhou, China[J]. PLOS ONE,2023(2):1-19.(通讯作者)(SSCI)

7.Shuhua Yin, Qiuju Luo, Xiaomin Wang, Gouxiong Yu.How to be a true institution? Understanding festival organization’s role in urban festival management from the stakeholder analysis[J].Tourism Management,2023(12):1-7.(SSCI)

8.余构雄,刘博.国内外夜间旅游研究回顾与展望[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4(2):95-104.

9.余构雄. 微观权力视角下的都市水上夜游游船空间生产[J].理论观察,2022(11):83-89.

10.余构雄,刘博.游客感知视角下的城市夜间旅游形象结构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2(10):1248-1255.(北大中文核心)

11.余构雄. 中国省域特色小镇竞争力测评及提升——基于媒体、市场、政府三维模型[J].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22(1):44-53.

12.余构雄.夜间经济专项政策研究——基于内容分析法[J].当代经济管理,2021(10):24-30.(CSSCI)

13.余构雄,曾国军.中国特色小镇创建机制研究——基于扎根理论分析[J].现代城市研究,2020(1):74-80.(CSSCI)

14.余构雄,曾国军.都市旅游体验的一个理论探索——以广州珠江夜游为例[J].经济管理,2019(6):140-156.(CSSCI)

15.余构雄,曾国军.特色小镇专项政策文本传递的流变研究——基于内容分析法[J].城市发展研究,2019(5):102-109.(CSSCI)

16.余构雄.都市水上夜游游船的空间生产——以珠江夜游游船为例[J].兰州学刊,2019(6):166-182.(CSSCI)

17.曾国军,陈旭,余构雄.中国特色小镇研究报告(2019)[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4月

18.戴光全,王晓敏,余构雄,等.事件理论与节事微空间的后现代地理研究[M].广东旅游出版社,2020年3月。

19.余构雄,戴光全.基于旅游视角的中英文事件研究知识体系建构[J].旅游学刊,2018(2):90-104.(CSSCI)

20.余构雄,戴光全.微观权力视角下的游船空间解读[J].人文地理,2018(1):137-142.(CSSCI)

21.余构雄,戴光全.期刊视角的中国旅游空间生产研究述评——从空间生产研究知识体系谈起[J].热带地理,2018(1):13-24.(CSCD)

22.余构雄,戴光全.基于《旅游学刊》关键词计量分析的旅游学科创新力及知识体系构建[J].旅游学刊,2017(1):99-110.(CSSCI)

23.余构雄,戴光全.基于“钻石模型”的区域展览城市选择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7(1):60-66.(CSSCI)

24.余构雄,戴光全.标志性政府运作型展览会对城市展览业发展的负面效应——以广交会为例[J].当代经济管理,2017(1):66-72.(CSSCI)

25.余构雄.国外旅游研究知识体系演变与共现[J].经济管理,2016(11):159-173.(CSSCI)

26.邱雪峰,余构雄.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0):146-148.(北大中文核心)

27.余构雄.大型会议中心会议顾客满意的驱动因素研究——以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为例[J].旅游论坛,2014(7):34-39.

28.余构雄,江金波.区域旅游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旅游论坛,2013(3):38-42.

29.张晓梅,余构雄.大型会议配套设施和服务满意度实证研究——以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为例[J].企业导报,2013(1):124-126.

30.余构雄.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职院校会展专业建设研究[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12):85-89.

31.余构雄,江金波.中国A级度假区(村)空间结构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1(2):83-87.(北大中文核心)

32.余构雄,李力.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区域城市星级酒店竞争力——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的研究[J].经济管理,2010(6):98-104.(CSSCI)

33.余构雄,江金波.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区域旅游竞合模式比较及其区际合作研究——基于区域城市旅游生态位的测评[J].华东经济管理,2010(2):40-45.(CSSCI)

34.余构雄,李力.近十年来国内会展旅游研究回顾与展望[J].旅游论坛,2010(3):324-329.

35.李力,余构雄.珠江三角洲和香港展览业区域竞争力比较[J].国际经贸探索,2009(12):51-56.(CSSCI)

36.江金波,余构雄.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竞合模式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5):93-97.(CSCD)

37.余构雄,江金波.珠江三角洲大城市郊区乡村旅游发展探讨——以广东省佛山“农家乐”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7):150-152.

38.汪清蓉,余构雄.基于生态位的长三角区域旅游城市竞合态势及策略[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112-118.(北大中文核心)

39.汪清蓉,余构雄.区域旅游城市生态位测评及竞合模式研究——以珠江三角洲为例[J].旅游学刊,2008(3):50-56.(CSSCI)

40.李力,余构雄.广东省餐饮产业发展报告,收录于《中国餐饮产业发展报告(2014)》[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三)主持的项目

1.大型商贸事件对目的地形象转移路径、作用机理与提升策略研究(21BGL28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国家级),20万,2021.09-2024.08。

2.广州夜间旅游的形象感知与旅游意向研究(2023GZGJ77),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省级),3万,2023.7-2025.7.

3.新形势下城市夜间旅游的形象感知、地方依恋与旅游忠诚研究(77534688BAB4)文化和旅游宏观决策课题(省部级),3万,2020.7-2020.12。

4.中国省域旅游类特色小镇竞争格局及提升路径研究(2019M66334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省部级),5万,2019.11-2020.11。

5.旅游小镇“热潮”内在机理及协同发展路径研究(20wkpy66),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项目,7.5万,2020.01-2021.12。

6.珠三角城市群展览竞合模式及发展路径研究(WMYC20151033),国家旅游局“万名旅游英才计划”,0.5万,2015.12-2016.12。

三、学生培养

(一)主讲课程

管理学原理》《旅游接待业》《目的地管理高效管理沟通》《跨境电子商务前沿

四、社会服务与实务

广东省第三产业研究会副秘书长、广东潮博智库专家、广东携龙文旅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战略顾问、广东省潮人海外联谊会第八届会员、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市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广州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广东省职教城(清远)旅游管理行业智库研究员。

五、招生方向

(一)文旅融合与创新:主要研究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理论框架、政策背景及实施路径,包括文化遗产活化、文旅IP孵化等。聚焦沉浸式体验(如戏剧幻城、VR场景设计)、数字文旅(元宇宙旅游、智慧景区)、研学旅游等新兴领域,结合案例学习标杆项目。

职业前景:数字文旅产品经理、直播电商运营、非遗旅游开发师、旅游规划、节事活动策划。

(二)会展经济与管理:聚焦会展项目全流程管理,包括主题策划、资源整合、风险评估及效果评估等环节。重点研究如何优化参展商招募策略、观众组织模式及现场服务标准化流程,提升会展项目的市场化运作效率。

职业前景:担任项目经理(负责大型展会全周期运营)、创意策划经理(主题展会IP开发)、节事活动策划。

六、招生要求

研究生需严格遵守学术诚信,严禁抄袭、剽窃、伪造数据等行为。掌握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鼓励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及高水平论文发表(如SSCI、CSSCI期刊)。按时参加组会、学术讲座及培养环节,请假需导师签字批准。

七、联系方式

邮箱:47-288@gduf.edu.cn

办公电话:13760938500


Copyright © 2017 版权所有:广东金融学院地 址广州市天河区迎福路527号 邮编:51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