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基本情况
张镒,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流通青年60人成员,广东省物流与供应链学会理事。近年来致力于数字平台、技术创新、流通战略、智能制造及金融科技等方向的学习与探索,在《南开管理评论》《管理评论》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主持省部级课题8项、市厅级课题7项、政府和企业委托课题3项。
二、科学研究
(一)主要研究领域
数字平台及生态系统;人工智能与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
(二)论文、著作、专利、获奖
1. 商业生态系统中的平台领导力影响因素——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20年第3期(封面文章),第一作者。
2. 互补性资产、平台领导力对双元创新的影响——基于环境复杂性的调节作用,《管理评论》,2020年第10期,第一作者。
3. 平台领导力对探索式创新的影响及平台开放度的调节作用,《管理学报》2020年第10期(《新华文摘》2021年第1期观点转摘),第一作者。
4. 平台领导演化过程及机理——基于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中国科技论坛》2019年第5期,第一作者。
5. 商业生态圈中平台企业生态优势形成路径——基于京东的纵向案例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年第9期,第一作者。
(三)主持的项目
1. 数字化背景下平台领导创新:前因、路径与边界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1年。
2. 创新生态系统与数据资产双重驱动下的广东工业互联网平台双元创新机理研究,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2022年。
3. 粤港澳大湾区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研究,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2020年。
4. 数字技术与管理理论前沿问题,广东省国际及港澳台人才交流专项,2023年。
5. 加快形成佛山制造业特色新质生产力的突破口与实现路径,佛山市社科规划项目,2024年。
三、学生培养
(一)主讲课程
《人工智能与商业创新》《“互联网+”时代的颠覆与创新》《互联网思维与平台战略》《企业投融资管理》《数字经济》《数字化领导力》《管理学原理》。
(二)主持的教育教学项目
广东金融学院-中创集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2025年。
(三)指导学生
累计指导9名硕士研究生,其中2021级金融硕士3名,2022级金融硕士3名,2023级金融硕士1名,2024级金融硕士2名。
四、社会服务与实务
主持政府和企业委托课题3项;为多家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管理层培训;参与中国工程院项目6项、政府及企业委托课题逾20项;参与撰写的多份资政报告得到中央政治局委员及省委领导批示。
五、招生方向
1.数字平台及生态系统:数字平台架构、平台治理与竞争策略、生态系统演化。
2.人工智能与技术创新:AI驱动的颠覆性创新、人机协同、创新生态系统。
3.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低空经济。
六、招生要求
(一)治学态度方面
1.对AI、数字经济或技术创新等相关领域抱有兴趣与探索热情,具备较强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能力;
2.具备良好的逻辑分析能力或经管类专业知识,能够熟练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或质性研究工具;
3.能够独立思考,勇于提出新问题、新观点,具备一定的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纪律与品德方面
1.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2.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能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协同科研和项目实践;
3.拥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和韧性,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
(三)兴趣爱好与特长方面
1.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及其商业应用有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并有一定实践经历者优先;
2.鼓励拥有科研项目、学科竞赛、专业实习、创业实践或相关行业经验的申请者,能体现其学以致用的能力;
3.欢迎具有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工程学、数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元学科背景的申请者,鼓励交叉融合。
(四)职业规划方面
1.规划清晰,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初步的思考和规划;
2.知行合一,具有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价值、解决现实商业与社会问题的意愿和能力。
3.看重申请者未来成长潜力,期望你具备成为未来技术领袖、产业先锋或学术翘楚的抱负和基本素质。
最好的教育是双向选择的结果,寻找的不仅是学生,更是未来的同行者与开拓者。欢迎联系。
七、联系方式
邮箱:5400486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