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业定位
工商管理类专业主要以社会微观经济组织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人类经济管理活动的基本原理、普遍规律、一般方法和技术。工商管理专业应用性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同时也注重管理学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理论和方法的结实合应用。
2、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广东,面向全国,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具备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掌握现代经济理论及工商管理专业知识、方法,具有国际视野、本土情怀、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沟通技能,能够在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生产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3、培养规格
本专业主要学习经济学和管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管理实践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通过全日制学习,毕业生应达到以下具体规格要求:
(1)知识要求
①基础性知识
学生须熟练掌握数学、统计学、经济学等基础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②专业性知识
学生须系统掌握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创业学等工商管理类专业理论知识与方法,掌握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
③通识性知识
学生须选修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科学技术、语言文学、健康艺术、职业发展等方面的通识性知识。
(2)能力要求
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能力结构包括知识获取、知识应用以及创新创业三个方面的能力。
①知识获取能力
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课堂、文献、网络、实习实践等渠道获取知识;善于学习和吸收他人知识,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②知识应用能力
能够应用管理理论和方法分析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
③创新创业能力
具有较强的组织沟通能力与探索性、批判性思维能力,不断尝试理论或实践创新。
(3)素质要求
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素质结构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四个方面。
①思想道德素质
努力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较强的形势分析和判断能力;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价值观念和爱国主义的崇高情感。
②专业素质
具有国际视野,系统掌握工商管理类专业基础知识,具备发现组织管理问题的敏锐性和判断力,掌握创新创业技能,并能够运用管理学理论和方法,系统分析、解决组织的管理问题。
③文化素质
具有较高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具有时代精神和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积极乐观地生活,充满责任感地工作。
④身心素质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具备稳定、向上、坚强、恒久的情感力、意志力和人格魅力。
4、课程体系
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模块。其中课堂教学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实践实验课程6个模块构成。课堂教学中必修课占比为72%,选修课占比为28%。而专业课程体系中必修课占专业课程的55%,选修课占专业课的45%。实践教学由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设计)构成。全部课堂教学均在第1~7学期完成,第8学期不再安排课堂教学任务,第7学期开始主要安排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毕业最低学分为 163 学分,其中第一课堂 156 学分,第二课堂 7 学分。
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有管理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管理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运营管理、现代公司治理、创业学等。
5、师资队伍
目前,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任教师共计2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有17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有6人,海归学历的1人。在年龄构成上,60后有1人,70后2人,80后15人,90后2人。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且具有较高学术水平、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此外,工商管理专业还特聘了一批创业成功者、企业家作为专业特聘教授,定期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
6、教学条件
工商管理专业具备完整的理论与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并且拥有充足的信息资源、教学设施和教学经费等教学条件,现已建立校企战略合作实习实践基地30余个。